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D.侮辱人格
2.《义务教育法》是根据( )制定。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3.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
A.1982年
B.1986年
C.2000年
D.2006年
4.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5.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答案解析
1.C【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故本题选C。
2.A【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故本题选A。
3.B【解析】《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故本题选B。
4.A【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故本题选A。
5.C【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