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教师招聘 > 备考资料

2021年莆田教师笔试备考每日一练(30)

福建教师考试网 | 2021-03-04 09:26

收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B.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受政治性质的制约

  C.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可以决定教育目的

  D.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2.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3.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

  A.全体教师

  B.全体学生

  C.全社会学员

  D.全部个性

  答案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但是不可以决定教育目的,也不属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故本题选C。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选择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故本题选C。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故本题选C。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故本题选D。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注重选拔性,而素质教育倡导人人受教育,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的发展。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