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即:动机强度(T)=需要(M)×期望(P)×诱因(I)。P与I存在着互补关系,即I=1-P。通过数学运算,当成功的可能性P是( )时,个体的动机强度最大。
A.45%
B.50%
C.55%
D.60%
2.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替代经验
B.言语暗示
C.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D.情绪唤醒
3.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的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生理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4.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
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
5.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避免失败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最低
B.中等
C.最高
D.最高或最低
答案解析
1.B【解析】P是50%时候动机最大,效率最好。故本题选B。
2.C【解析】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故本题选C。
3.A【解析】认知内驱力指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求,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即内部学习动机。故本题选A。
4.D【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得从事某一成就的主观判断。故本题选D。
5.D【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目标和课题。故本题选D。